|
「鋼結構·技術」鋼結如何進行鑒定?鋼結構已成為現代建筑工程中主要承重結構體系之一。 1、鋼材強度高,結構重量輕 鋼材的強度遠高于混凝土和砌體結構,故大跨度結構、較高層建筑、高聳結枃和重型工業廠房或荷載很重的結構,鋼結構是理想的結構材料選擇。同時由于結構重量輕,可減輕基礎的負荷,降低地基、基礎部分的造價,可擴大使用面積、縮短施工周期、減少運輸費用等優點。 2、鋼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 鋼材的良好塑性可使結構在穩定的條件下不會因超載而突然發生斷裂現象,這是保證結構不致倒塌的優良性能。此外,尚能將局部高峰應力重分配,使應力變化趨于平緩。而良好的延性可使結構對動荷載的適應性強,建筑鋼結構在沖擊荷載和重復荷載或多軸拉應力作用下具有可靠性能的保障。同時由于鋼材有良好的塑性和延性,使抗震設防的建筑鋼結構能充分吸收能量,減弱地震反應,大大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唐山和汶川震害調查表明,即使在震中附近的高烈度區,全鋼結構建筑物震害也是很輕的。 3、鋼材材質均勻,接近于各向同性體,是理想的彈塑性材料 鋼結構的實際受力狀態與按力學計算的結果比較符合,計算上的不確定性較小,計算結果可靠。 4、鋼材雖然不會像木頭那樣燃燒,但是受熱以后強度會下降 隨含碳量的不同,其強度的下降程度也略有不同。大體上,溫度在500度時,強度下降約一半,溫度在1500度時便會熔解(該溫度叫做熔點)。鋼材受熱以后,如同軟糖般會柔軟彎曲。由于鋼材的耐熱性能差,作為結構材料使用時,通常需要外包防火材料。這樣做就是為了不讓鋼材直接受熱。 5、鋼材的耐水性能弱 鋼材會生銹,鋼材生銹以后其強度會下降,終會受到破壞。由于鋼材的耐水性差,所以通常用混凝土包裏。例如在房屋的基礎和地下室等與土壤接觸的結構部分,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而不采用鋼結構。即便是地上部分,鋼結構也需要涂刷防銹材料或者在鋼構件周圍外貼防銹材料,這樣做避免鋼構件直接接觸雨雪等潮濕環境。 鋼材的弱點就是易腐蝕和耐火性差。采用鋼材,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遠離火與水。 但是,混凝土里面的鋼材不會生銹。 鐵在水中會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氧化鐵(Fe-O)。這種反應在酸性環境中會加速進行,在堿性環境中會停止。混凝土是堿性材料,由于在堿性環境中鋼材不會生銹,因此,在混凝土中的鋼材也就不會生銹。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者酸雨,會使混凝土從表面到里面發生中性化。混凝土發生中性化,則里面的鋼材就會生銹。鋼材生銹,其體積會膨脹,造成周圍混凝土發生破壞。這種現象稱為混凝土脹裂。當然,只要是沒有水,即便混凝土發生中性化,鋼材也不會生銹。把鋼柱柱腳用混凝土包裹時,即使在土中也不容易生銹。因此,在有可能接觸到水的部位,使用混凝士予以包裹,可以消除鋼材生銹的顧慮。 某鋼框架結構,六層,原作廠房使用,現空置,后期擬加固改造使用。立面圖見下圖: 1、原結構圖的復原。 由于建筑物圖紙缺失,構件的尺寸、布置、傳力路徑等須重新復原。 2、上部結構檢查情況 現場對該建筑物上部結構進行檢查,結果表明,該建筑物部分構件存在銹蝕現象,首層柱和斜撐構件存在嚴重銹蝕、層狀剝落現象,部分支撐構件缺失。 3、節點連接檢查情況 現場對該建筑物結構構件節點連接情況進行檢查,結果表明,該建筑物柱底采用地腳螺栓與基礎連接,支撐與柱采用焊接連接。 4、非結構構件檢查情況 現場對該建筑物非結構構件情況進行檢查,結果表明,該建筑物部分樓梯扶手構件存在嚴重銹蝕現象,部分設備、管道存在嚴重銹蝕現象。 5、鋼材強度檢測 采用里氏硬度法檢測鋼材強度檢測結果表明:該建筑物鋼材符合Q235級鋼材強度標準。 6、構件尺寸檢測 現場對該建筑物結構構件尺寸進行普查,結果表明,該建筑物柱尺寸主要為槽鋼32a+工字鋼32a+焊接鋼板,梁尺寸主要為H1200×400×16×28、H1100×400×16×28、H600×200×10×15、H300×150×6.5×9。 7、焊縫質量檢測 現場采用超聲波法對該建筑物焊縫質量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該建筑物焊縫質量滿足二級焊縫質量要求。 8、涂層厚度檢測 現場采用涂層測厚儀對該建筑物結構構件涂層厚度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該建筑物構件涂層厚度滿足規范要求。 結構空間分析模型圖 所鑒定單元可靠性評定結果 |